《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4〕39号)指出,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能够把单一林业导向复合林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等特点,既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荫空间,又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和独特的地区之一,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全省拥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151种,占全国总数的42.6%;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我国公布的335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就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其中,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为云南独有;此外,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也居全国之首。据省林业厅统计,全省林业用地面积3.7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5.36%,居全国第2位。自2002年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省累计增加1565万亩,涉及退耕农户500多万人,其中退耕地还林533.1亩,荒山荒地造林1049万亩,封山育林220.5万亩。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确权2.7亿亩,确权率99%,发放林权证579万本,近840万户林农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 据省扶贫办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省有574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片区县91个、重点县73个,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贫困人口数量占了全国第二、贫困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第一的云南,仍然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央和省委,都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下了“军令状”,云南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有效利用广袤的林地资源推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是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虽然我省有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突破,如临沧市双江县“林下中药材野化抚育”模式、丽江市玉龙县打造“云药之乡”模式、昭通市彝良县发展天麻产业打造“云药”品牌模式、怒江州贡山县草果成为山中“摇钱树”模式、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种植成亿元产业等。但在3.75亿林地和近600万贫困农村人群面前,这些个别的经验取得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为占据云南省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的地区来讲,林地的开发远远不够,有些地区甚至仅处于原始地步,让具有开发利用功能的林地处于“荒废”境地; 二是个别地区虽然开启了林地开发,但其效率远远低于正常利用范围,没有实现林地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三是限于对政策、技术层面的掌握,使林农不敢“吃螃蟹”。个别地方种植养殖的林地,甚至出现了乱开发、盲目跟风,要么毁林种植养殖、要么种植养殖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导致林农负债经营,没实现林地创造效益的预想; 四是一些地方由于相关部门的缺位,使原本应让林农受利的林地反而让林农“寒”了心,从而打击了林农的积极性,客观上让所属林地成为“荒地”。 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农民在相对短时期内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近期获利、长期获林,提高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推进我省林下经济建设步伐,我们建议: 一是形成以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科技支撑、企业合作、林农经营的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 二是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根据中央、省委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建议由林业、农业、发改、旅游、科技等部门牵头,就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做到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 三是由于我省是全国中药材最重要的原材料种植养殖地,建议针对各林地的特殊性,种植养殖与土壤、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中药材。 四是通过培训一批有丰富林下种养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示范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对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保障力度; 五是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确保林农开发利用林地,不得改变林地的原有属性、不得毁坏林地原有规模。
民进云南省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