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不但严重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水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利用,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商品化”,既是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水科技产业能打破传统产业固化的边界,强调产业包容、产业融合、产业传承和产业延伸,具有前景广阔、节能环保、综合高效的特征,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2014年10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着重强调了水利、环保领域的发展,为水科技产业在各省市发展提供了总领性的政策基础。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集中培育发展“五大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也强调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水科技产业是高度适应我省产业发展现状的高科技复合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具备串联云南 “大产业”的特质,应作为我省发展产业经济的优选途径和关键培育点。当前我省水科技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了必要基础和优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居多,规模以上企业少、经济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二是未形成产业集群,技术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建立以企业和科研机构联盟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水科技企业广泛参与重点项目治理的力度不够,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对接不够;四是在水工业科技领域普遍存在着成果实用性差,转化率低等问题;五是配套政策不足。
为推动我省水科技产业发展,我们建议:
一、确立重点培育我省水科技产业的发展定位
(一)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省委提出重点培育优势新产业,培养以科技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水科技产业既高度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与产业转型升级、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生态环保等关联度高、拉动力强、影响力大,建议明确作为我省重点新兴产业予以培育、引导发展。
(二)深度挖掘行业潜力。水科技产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发掘其潜力,实现水工业领域的做大、做强、做实。
(三)统筹产业链结构。水科技产业具备基础性强、产业关联度广、学科研究调和性好、研究成果转化周期短等特点,能够与我省“大产业”形成领域联系的纽带,是做好产业链统筹的桥梁。
(四)做好顶端高层设计。一是政府应整合市场龙头形成规模优势,将我省所有涉水工作进行整合,统筹管理形成统一市场需求,突出规模效应,吸引研发、制造、设计、工程等行业、企业和人才来滇落地,用市场来撬动社会资金来滇投资建厂,以市场培植产业;二是做好产业引导与聚集,将以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为龙头,寻找产业化的突破口、科技切入点,在国家的政策扶植下,通过科技攻关在技术上突破。同时加强水工业科学技术的产业研究,确保发展后劲,加强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配套,为水工业科技产业化提供配套政策。
(五)大力激发市场活力。从云南城投、碧水源、云南水务、亚太环保等一批水产企业在云南发展的情况来看,这块热情的红土地是适应也亟待水工业科技行业发展的培养基。因此,应该鼓励非国有资金进入水工业,投资方面将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除中央及地方财政和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外,鼓励吸纳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国际民间、国内民间等外部资金。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双轮驱动。
二、强化我省发展水科技产业的具体措施
(一)研究制定符合水科技产业良性发展的大政方针。立足国情,结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从产业布局上进行谋划;立足省情,围绕我省产业规划,从政策层面上支持水科技产业发展。设立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政府每年从全省水产企业产生的税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水工业装备企业的项目建设、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人才引进和培训、新产品的研发等。
(二)将水科技产业真正纳入全省发展规划,下大力气引进涉水龙头企业。建议以昆明水科技园的打造为发展契机,通过市场机制吸引一批实力过硬的企业落户云南,优化招商引资、打通市场管道确保进得来,给予优惠政策确保留得住,做好产业指导服务确保带得了;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水产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制订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人才扎根在此。
(三)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水科技产业“本土化”。改变传统的项目投资方式,为具体项目向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培养基,把来滇发展的涉水企业固化在本地,形成拥有自己科技成果的本土企业,形成辐射效应吸引外来企业聚集。同时,搭建水科技技术交易平台,提高产业成果附加值,开拓市场。
(四)加大对水工业设备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对水科技产业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对企业新建或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争取国债、技改财政贴息及其他专项资金支持;对外向型企业实行出口奖励、补贴等。
(五)加快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调整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建设方向,重点培养涉水产业一线急需的各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低价甚至免费为企业定向培训、推荐、输送各类普通员工,并对相关技术工人的培训给予适当补贴;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尽快形成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实现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
|